如何让规矩走在生意前头
“提供身份证号,可查指定人征信、户籍信息”“这些报告可用于精准电话营销”……近日,媒体调查发现,有不法分子以“生成报告”的形式出卖个人信息,严重威胁网络公共安全。
不少人在生活中都有类似经历——登录网购平台,推荐商品常有过往浏览痕迹;打开社交媒体,刷到的广告像是定向投喂;接到推销电话,对方竟能准确报出你的姓名、身份……从个人信息中挖掘个人偏好、消费能力,被不少企业视为“商机”,隐私泄露也愈发常态化,网络诈骗、网络暴力等衍生问题随之升级。一旦“由点成面”,数据滥用与泄露、跨境数据存储传输更可能威胁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。
为何别人这么容易获取我们的隐私?一方面,过度收集依然存在。吃饭先注册,买票先填表……很多场景下,普通用户对超范围收集行为无能为力。而在这些能够搜集和掌握个人信息的行业中,常有“内鬼”靠兜售信息获利,甚至有的企业本身就是更大的“二道贩子”。另一方面,管理补丁没有跟上技术升级。调查显示,一些机构在设置数据接口时缺少身份认证、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,不法分子能够随时“劫持”接口并获取实时数据。最近就有媒体曝光,市面上存在五花八门的“获客软件”,能利用爬虫技术嵌入社交媒体、短视频平台,强行抓取评论区用户的电话、微信账号等。
近些年来,关于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,为企业使用个人信息标出了红线。而要想彻底关上“潘多拉魔盒”,必须从入口处着手。特别是在新型盗窃隐私、交易隐私的手段面前,各类平台更要守土有责,及时排查安全隐患,提高技术防线,堵上系统漏洞。以更大视野看,我国已成为产生和积累数据体量最大、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。在社会治理层面,隐私保护的价值排序也要不断靠前。最关键的还是继续完善隐私保护的政策框架,斩断各类“黑产”背后的黑手。
保护好不被“暴晒”的权益,人们才能更好地站在阳光之下。确保规矩走在生意前头,让信息流动的过程变得更加可控,科技才能真正造福社会。(关末)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- 03-28 【锚定2035·院士谈科学报国】践行“大食物观”
- 03-28 如何让规矩走在生意前头
- 03-28 上海海思:四大根技术构筑创新底座 赋能三大场
- 03-28 从星闪车钥匙到星闪生态:以创新为基 重新定义
- 03-28 国家超算互联网日访问量破三百万
- 03-27 给“AI造”加标识,应对AI作假的有效之举
- 03-27 三星亮相AWE 2025 AI技术全场景赋能智慧生活
- 03-27 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 以兆瓦闪充开启“油电同
- 03-27 依法惩治直播带货乱象
- 03-26 农产品直播,“上新”更要上心


阅读排行
推荐教程
- 01-19 气象智慧服务保障浙江冰雪经济
- 01-03一键清理数据库历史记录脚本
- 07-25我国成功发射四象01星等4颗卫星
- 01-20 运用数字技术提高执法效率
- 01-20 推动算法透明化 共筑向上向善的数字未来
- 01-19 抖音将建立安全与信任中心 推进算法和平台治理
- 01-19 第二批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发布
- 01-19 数字消费机遇与挑战并存
- 01-04创胜系列数据库添加子游戏脚本
- 01-04平台明细脚本